汤药服用十法
汤药是服用中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服法是1天2次,每天早晚各1次;或一天3次,早、午、晚各服1次。但根据治疗需要,具体方法还可分为10种:
饭前服:病位在下的,如肝肾虚损,肠道疾病或腰以下的疾病,一般应在饭前服,以便使药性容易下达。因这时胃是空的,药服下后能直接与消化道粘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饭后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隔、胃脘以上的病症,一般应在饭后服;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宜在饭后服用,以便使药性上行;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用,避免因吸收太快而引起中毒。
冷服: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冷服。冷服有两类:一是寒性药剂冷后服,如治疗大热实症;二是热性药剂冷后服,如治疗真寒假热病症。 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药均宜温服。
热服:解表药宜趁热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宜热服。
顿服:是指用药性峻烈的药制成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的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最大效力,如通便、活血化瘀等。
频服:凡治疗咽喉病、呕吐病,宜采用多次频饮,缓缓服用,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能较快见效。
空腹服:凡滋补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睡前服:安眠镇静的药,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积滞、胸膈等病的人,服药后宜仰卧;患左右两肋病的,服药后向患处对侧侧卧。
隔夜服:主要指驱虫药,在睡前服一次后,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以便将虫杀死并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