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监护仪介绍
监护仪是医院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通过24小时对各种生理参数的监测及分析,在病人的生理机能参数超出某一数值时发出警报,提醒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进行抢救的一种监护系统,是医护人员诊断和治疗及创救的重要参考指标。特别是在癌症的外科切除手术过程,手术后护理和放射治疗过程中,监护仪的地位更是必不可少。
监护仪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可用于医院的多种病房,如手术病房,精神病房,冠心病房,儿科与婴儿护理病房,外伤护理病房,放射治疗机护理病房等,这里我们介绍几种与癌症治疗和监测有关的几种监护仪。
基本原理
监护仪功能各异, 其具体工作原理也不同,但一般都是通过传感器感应各种生理变化,然后放大器会把信息强化,再转换成电信息,这时数据分析软件就会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和编辑,最后在显示屏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显示出来,或根据需要记录、打印下来,当监测的数据超出设定的指标时,就会激发警报系统,发出信号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
硬件构成
*测量服务器,包括生理感受器(即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数据模拟处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输出接口等。
*数据分析及记录和警报系统。
*抢救设备,包括起搏器,呼吸机,除颤器等。
分类
(1)麻醉监测仪
主要用来监护癌症切除手术或其它外科手术过程中被麻醉病人的生理状况,并不单单监测气道情况,大多还要监测病人脉血情况,因此实际上是与血脉监护仪的结合体。随着外科手术的要求不断提高,麻醉监护仪技术也不断发展,方便手术操作的监护仪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2)肺功能监测仪
主要针对呼吸疾病患者(肺癌晚期病人由于癌肿瘤在大支气管口生长,阻塞气道,常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喘鸣,有时可见呼吸动力学参数异常),通过对呼吸系统动力学参数的分析和处理(如流速和体积),监测病人的呼吸道阻塞情况。阻频振荡肺功能监测仪是在该领域崛起的后起之秀。强迫振荡技术原来属于电子学和力学的领域,通过对其基本方法的研究,科学家们把这种技术应用到呼吸生理学和病理学当中。
其实,早在20世纪50年代,该想法就有人提出来,此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也不断进行研究,随着微电子技术与快速数据处理技术的飞跃和小型高灵敏度半导体传感器的出现,振频测试与分析仪广泛用于临床医学,以协助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药物疗效的评估。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鼻激发试验,职业病控制,肺、胸系统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学基础研究。
(3)心电监测仪
主要用于有心脏系统疾病和手术中或手术后的监护和急救时使用。无论在手术过程还是手术后癌症病人的监测和护理,心肌细胞去极和复极而产生的电信号变化是一种重要的参考指标,其表现形式为心电图,描记了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而现代的心电监护仪不但有监测功能,还结合抢救设备,以备病人突然出现的危急情况和手术意外的发生。
(4)脑电监测仪
人体脑神经细胞活动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电生理反应,通过颅外导联电极接受颅脑电生理信号,然后连接入监测仪内以脑电图进行观察,是脑电监测仪的主要工作原理。
适用于:颅内肿瘤占位性病变、急性脑神经感染、颠痫、脑血管病变、脑损伤。
展望
监护仪技术涉及多个科学领域,随着超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向着轻便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并逐渐向远程与中央监护相结合过度,不但拥有监测护理功能,同时还能诊断和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