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免疫治疗胶质瘤研究前景可喜
据该课题负责人刘福生副研究员介绍,胶质瘤为颅内常见肿瘤,约占脑肿瘤的45%。目前,随着CT(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MR(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对胶质瘤的诊断已经不成问题。而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使用,也大大延长了胶质瘤患者的生命。但是,胶质瘤的复发率、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为了攻克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对该病的免疫治疗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他们从树突状细胞入手,在大鼠的骨髓中加入GM-CSF(细胞因子)和IL-4(白细胞介素-4),进行树突状细胞培养,并采用微酸洗脱方法抽提C6肿瘤抗原体外致敏树突状细胞,建立了C6胶质瘤脑内动物模型。他们将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应用于动物模型,观察其对脑内肿瘤的疗效,并取致敏动物的脾脏T细胞,在体外对其加入C6肿瘤抗原和IL-2(白细胞介素-2)对其进行培养,然后对其进行CTL(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培养第八天,显微镜下可见大鼠骨髓前体细胞中有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检测可见其中有树突状细胞表面抗原OX6和OX62阳性细胞;流式细胞免疫学分析发现,其OX62阳性率为93.03%,OX6的阳性率为92.01%。体外细胞毒实验发现,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免疫对大鼠C6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而对无关肿瘤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实验组可见大量肿瘤组织坏死,坏死面积占肿瘤面积的51%,而对照组仅有少量的肿瘤组织坏死,坏死面积仅占肿瘤面积的6%。同时,他们首次将抑制胶质瘤免疫反应的抑制因子TGF-β转染到肿瘤细胞内,并将其与树突状细胞融合后治疗胶质瘤。结果发现,实验组大鼠可无肿瘤存活69天,而对照组大鼠仅存活11天。
上述动物实验证明,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瘤苗对颅内胶质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