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医疗用X线设备介绍(一)
传统的X线放射学开始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Konrad Rontgen)在实验室内的伟大发现。通过X线人类第一次透过皮肤看到体内骨骼,开创了对人体进行影象学诊断的先例。这是物理学给予医学的最贵重礼物,它使得诊断学和治疗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X线在医学上的应用导致了活体解剖学和生理学新概念的建立,促进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X线被发现不久,便被应用到临床进行骨科诊断,1896年,在伦敦经X线透视,成功地从患者手中取出一枚钢针异物。X线的初期的应用检查只限于观察自然对比影象。25年后,1920年人体造影剂的发明使之进入了人工对比的检查阶段。此后接踵而来的是各种造影技术,使X线检查范围大为扩展。在伦琴发现X线后的100年里,X线图象随着物理学、工程学、电子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在灵敏度、分辨率以及解决影象重叠问题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左图为:成骨型骨肉瘤:股骨远端大量骨质增生硬化,并有放射状的肿瘤骨,伴有软组织肿块)
1952年,影象增强电视系统的研制成功为提高影象亮度和清晰度,降低X线的辐射剂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使X线诊断实现了“明室观察,隔室操作”的革命性飞跃。
近年来,在X线直接成像方面的最重要发展是采用影像板(Imaging plate)来代替感光底片。在这种系统中敏感的功能、显示的功能和存贮的功能完全是彼此独立的,因此,每一功能都可以采用最佳用量,而不互相影象和制约。此外,影像板的另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宽的动态范围,因而可以得到质量高的图像。
为了克服传统X线投射摄影中的器官重叠的影响,进而发展了体层摄影法(polytome),将所需观察的体层置于焦平面上,从而得到该体层的清晰图像,而其他层面的图像同时被模糊为朦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