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X线设备介绍(三)
局限性
X线影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生理及病理的改变,但却缺乏特异性,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进行X线诊断时,必须根据已有的解剖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知识,对X线影像的表现按一定的程序,客观地、全面地进行观察和研究,同时还应当注意X线影像的质量,比如是否有伪影或受其他因素影响等。在排除了伪影并确定X线影像的质量不影响诊断后,还应结合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化验检查及其他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较真确的诊断,如仍不能确诊,应根据情况,拟提出需要进一步进行何种检查的意见。
对有的骨肿瘤还缺少特征性表现,同一种肿瘤表现也不全相同,不同的肿瘤也可有类似的表现,因此确诊还有赖于临床和X线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最后要靠病例诊断来证实。
在选择X线检查方法时,应根据临床提供的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资料,首先选择最简便、价格低而且最具有诊断价值的X线技术。通常情况下。在行造影检查或体层摄影前应首先摄有检查部位的平片,或至少先行该部位的透视检查。对某些特殊部位或临床特殊要求的部位,在认真观察病变的具体部位或情况后,酌情照该部位的切线位或透视下点片。对造影检查,应严格掌握禁忌症和适应症,不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无反应或痛苦的胃肠道检查例外),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
X线对人体的危害
X线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巨大裨益,对医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伴有一定的危害,主要是X线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因此,必须合理正确地使用X线,在使用中注意保护每一个X线工作者、被检者和他们的后代。
病人和工作人员主要是受到有用射线、漏出射线和散射线着3种X线的照射。短期内大剂量辐射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称为急性外照性放射病;较长时间内受过量外照射电离辐射的作用可引起全身性疾病。
一般认为致癌是电离辐射对人类的主要远期躯体效应,超剂量辐射是重要的致癌因素。辐射致癌常见于人体的造血、甲状腺、乳腺、肺、皮肤、骨骼等器官和组织。诱发白内障也是机体组织较重要的远期效应之一。发育中的胎儿对辐射相当的敏感。辐射对胎儿的影响与剂量的大小及胎儿的生长阶段有关。
电离辐射能够引起生殖细胞遗传物质的变化,形成遗传效应。这种变化表现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近年来,对辐射的遗传效应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并认为在小剂量范围内对遗传方面的影响不大。
X线平片
尽管X线平片是临床放射学检查中最早与最普通的成像方式,但却是医学影像学中最后实现信息数字化的领域。曾在不同渠道探讨了X线平片信息的数字化方式,目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式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类型:
1.直接成像方式:
以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 CR)方式为代表。直接成像方式不以X线胶片为记录和显示信息的载体,而是使用可记录并可由激光读出信息的成像板(Imaging Plate, IP)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2.间接成像方式:
此种方式沿用传统的影像增强管-电视链。首先在影像增强管-电视链上形成视频影像,再使视频影像数字化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此种成像方式的原理与DSA的原理基本相同,只是通常不需作减影处理。一般称此种成像方式为DR(Digital Radiography),但国际上有时把CR方式也称为DR。
3.过渡方式:
采用专用设备,扫描已摄取的常规X线胶片,使胶片上记录的模拟信息数字化为数字信息平片影像。此种方式是回顾性施行的,通常是为了把以往的平片信息进行数字化的过渡方式。
上述三种方式目前已有市售设备,且均已较广泛地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临床。此外,尚有一些类似构思和原理的设备在研制、开发,如一种使用电子暗盒(Electronic Cassette)的直接成像方式的设备,应用高密度集成电路检测器矩阵完成信息采集及模拟/数字转换。
普通X线照片检查须知
1.普通X线照片检查时应除去身上被照部位之异物,如胸部照片时必须除去项链等;冬天应脱去毛衣等厚服装。因为异物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2.照片时,病人不能乱动。因为身体的移动会使照片影像模糊不清,而造成废片。
3.腹部、泌尿系和胆系检查必须清洁肠道,因为肠腔内容物会影响诊断的效果。
4.静脉肾盂造影的病人造影过程时间较长,而且需要加压,所以一般病人会比较辛苦,如有条件最好有家人陪同。
5.一般情况下照片的结果会在24小时内发出,比如当天上午照的片,第二天的早上即可发出。